时间:2022-12-10 13:12:24 | 浏览:976
血糖监测行业空间广阔,其中持续血糖监测系统(CGM)产品研发生产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清晰,有望凭借:①数据连续、②患者体验佳、③血糖管理临床体验好等优势有望实现加速增长,我国CGM厂家产品及品牌力逐步强化下有望迎来发展拐点。我们判断:①掌握核心技术且具备产能及品牌优势的厂家有望于国内市场突围,加速实现国产替代;②具备海外渠道及产能、成本优势的优秀厂商有望迎来出海销售新机,分享全球行业成长红利。首次覆盖,给予“强于大市”评级。
▍血糖监测空间广阔,传统血糖监测(BGM)向持续血糖监测升级进行时。
202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高达5.37亿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41亿人(中国为糖尿病第一大国)。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且未确诊率持续高企,血糖监测行业空间广阔。持续血糖监测系统(CGM)是一种24小时连续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而间接反映血糖水平的系统,为传统血糖仪监测的升级解决方案。据灼识咨询统计,2020年全球血糖监测市场规模约268亿美元,2030年将达738亿美元(对应CAGR11%)。其中CGM凭借:①数据连续、②患者体验佳、③血糖管理临床体验好等优势有望实现加速增长。据灼识咨询统计,CGM行业规模有望于2020年的57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365亿美元(对应CAGR20%),CGM于血糖监测行业中占比有望于21%提升至49%。
▍行业壁垒较高,技术升级+适应症拓展加速产品迭代。
持续血糖监测行业准入门槛高,龙头企业具备先发优势,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时间内抢占市场。CGM作为精密III类医疗器械,体积小、结构复杂,厂商还需注册审批能力、稳定批量化生产能力、及院内院外全覆盖的销售能力。CGM下一步发展趋势为技术升级+适应症拓展加速产品迭代,目前看CGM产品准确度已达传统血糖仪水准,但产品平均寿命较短,且在预热时间上、植入体验等方面仍有改善空间。在CGM产品性能的改善上,厂家下一阶段的研发重点或为延长产品寿命及提升患者体验感与舒适度。目前国内外市场医保所覆盖的CGM 适应症均较为有限,主要覆盖I型及需要胰岛素治疗的重症II型患者,未来有望逐步拓宽至轻症、非糖尿病患者、或增加除血糖外的监测指标,进而增加患者覆盖面,也可与胰岛素泵联合形成闭环,模拟人体胰腺功能。光通信、物联网、云计算景气度高,个股业绩增长动力强劲。
▍全球CGM快速发展,国内蓝海市场未来可期。
全球市场看,CGM行业①发展速度快,美国、欧洲等发达地区CGM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美国/欧盟五国CGM在I型糖尿病患者渗透率分别为26%/18%,有望于2030年达到64%/61%);②竞争格局清晰。中国市场CGM行业处发展早期,灼识咨询统计2020年国内行业规模仅约1亿美元(且基本为雅培、美敦力占据),预计将于2030年达到26亿美元。复盘CGM行业国际巨头德康医疗发展历程,德康凭借技术迭代(工艺优化、算法升级)及产品创新实现长期成长,并随着支付端助力(海外国家医保覆盖面扩大)加速发展。2021年底中国本土厂商微泰医疗、南通九诺、硅基仿生集中获批,我们判断随着产品力逐步强化,中国优秀CGM厂家有望迎来类似发展拐点,国内蓝海市场未来可期。考虑到国内厂家具备生产成本优势,优秀企业有望实现出海销售,分享全球行业成长红利。
▍风险因素:
疫情反复风险,研发、产品注册进度不及预期,商业化及销售情况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政策超预期风险。
▍投资策略。
血糖监测行业空间广阔,其中CGMs产品研发生产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清晰,有望凭借:①数据连续、②患者体验佳、③血糖管理临床体验好等优势有望实现加速增长,我国CGM厂家产品及品牌力逐步强化下有望迎来发展拐点。我们判断:①掌握核心技术且具备产能及品牌优势的厂家有望于国内市场突围,加速实现国产替代;②具备海外渠道及产能、成本优势的优秀厂商有望迎来出海销售新机,分享全球行业成长红利。首次覆盖,给予“强于大市”评级。
本文源自金融界
血糖监测行业空间广阔,其中持续血糖监测系统(CGM)产品研发生产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清晰,有望凭借:①数据连续、②患者体验佳、③血糖管理临床体验好等优势有望实现加速增长,我国CGM厂家产品及品牌力逐步强化下有望迎来发展拐点。我们判断:①掌握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血糖监测行业空间广阔,其中持续血糖监测系统(CGM)产品研发生产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清晰,有望凭借:1)数据连续、2)患者体验佳、3)血糖管理临床体验好等优势有望实现加速增长,我国CGM厂家产品及品牌力逐步强化下有望迎来发
6月22日,资本邦了解到,继今年3月份中信金控和北京金控一同拿下业内首两家金控牌照后,中信金控按照此前规划正式开启了承接中信旗下金融牌照和资产的大动作。6月22日夜间,中信银行和中信证券相继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股东中国中信有限公司(简称“中
人身险承保预计2022年完成筑底,2023年有望逐步回升,中长期储蓄业务增长潜力持续打开。哑铃型配置策略正面临长期挑战,亟需寻找险资国际化道路,中国台湾等地区经验值得借鉴,内外环境对比看目前处于较好的历史机遇。从短期贝塔角度看,需求修复+估
12月9日消息,中信证券指出,血糖监测行业空间广阔,其中持续血糖监测系统(CGM)产品研发生产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清晰,有望凭借:1)数据连续、2)患者体验佳、3)血糖管理临床体验好等优势有望实现加速增长,我国CGM厂家产品及品牌力逐步强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满乐报道8月19日,券商“老大哥”中信证券(600030.SH)发布2021年上半年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7.2亿元,同比增长41.05%;实现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36.66%。从各主要项目营收情
证券行业的福利降级来了。7月13日,据媒体报道,中国两大投行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正在大幅削减差旅预算,以控制成本并提高盈利能力。据悉,从7月开始,中信建投证券董事总经理在国内出差搭乘的交通服务将降级,搭乘高铁动车的标准为二等座,火车则是硬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9日讯 立讯精密(002475.SZ)今日股价下跌,截至收盘报29.05元,跌幅3.36%。立讯精密于2021年1月14日创下去年以来的股价高点63.26元。随后,中信证券、招商证券接连发研报唱多该股。2021年1月29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5日讯 立讯精密(002475.SZ)今日股价下跌,截至收盘报48.21元,跌幅5.47%。 立讯精密于2021年1月14日创下去年以来的股价高点63.26元。随后,中信证券、招商证券接连发研报唱多该股。 2021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8日讯 今日,立讯精密(002475.SZ)股价下跌,截至收盘报34.79元,跌幅3.84%。 立讯精密于今年1月14日创下年内股价高点63.26元。随后,中信证券、招商证券接连发研报唱多该股。 1月29日,中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3日讯 今日,立讯精密(002475.SZ)股价下跌,截至收盘报39.34元,跌幅6.69%。 立讯精密于今年1月14日创下年内股价高点63.26元。随后,中信证券、招商证券接连发研报唱多该股。 1月29日,中信证券发布
一、证券行业概况证券主要指的是证券市场中的证券产品,其中包括产权市场产品如股票,债权市场产品如债券,衍生市场产品如股票期货、期权、利率期货等。证券业务包括经纪业务、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融资融券业务、IB业务、发行与承销业务以及股权抵押。
今日中信证券(600030)涨5.04%,收盘报20.83元。2022年10月30日,浙商证券研究员梁凤洁,洪希柠,胡强发布了对中信证券的研报《中信证券2022年三季报点评报告:投行环比高增,业绩符合预期》,该研报对中信证券给出“买入”评级
中信证券因违规操作客户证券账户,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证券”,600030)5名员工被大连证监局出具警示函。9月30日,大连证监局发布公告称,经查,孙东山、胡笑菡、贾明、姜军等在中信证券大连分公司任职期间,庞晓在中信证券大连中山路
近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的A股配股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配股预案显示,本次募集资金规模为不超过280亿元,其中不超过190亿元将用于发展资本中介业务。图1:2021年11月15日中信证券A股配股获批2021年2月,中信证券